马铃薯响应黑腐果胶杆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反应
2024-09-25分类号:S435.32
【部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由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Pa)引起的马铃薯黑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抗性品种对马铃薯黑胫病菌的生理反应,以期阐明马铃薯抗病品种如何调节防御酶活性及生化物质的含量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害。【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青薯9号和感病品种乐薯1号为试验材料,温室中进行盆栽种植,植株生长到10~15 cm时在茎基部接种10 μL 106cfu / mL浓度的病原菌Pa,分析接种后不同时间点(1、2、3、4d)时SOD、CAT、POD、PPO、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性,以及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接种Pa后,在抗病品种中,CAT、SOD、PPO和PAL酶的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在侵染初期表现出较高的POD活性,但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POD活性的增长速率和峰值在2~3 d逐渐低于抗病品种。尽管,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在不同抗性品种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两者在接种后1~4 d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SOD、CAT、POD、PPO、PAL的酶活性水平以及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抗病品种在接种病原菌后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速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关键词】马铃薯黑胫病 防御性酶活 木质素 总酚
【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2024-2027)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