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温度和振动联合胁迫对花鲈有水保活运输中组织损伤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4-07-01分类号:S981.1

【作者】郭美洁   梅俊   谢晶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市水产品加工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市冷链设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摘要】为探究温度和振动强度联合胁迫在有水保活运输过程中对花鲈组织损伤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20和12°C的运输温度以及0、20和50 r/min的振动强度为变量,设置6个实验组,模拟运输48 h后,测定氧化应激、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变化。结果显示:(1)温度对花鲈存活率的影响大于振动强度。运输24 h后,20°C的运输组,0、20、50r/min的存活率分别为72.70%、62.50%和18.2%;而12°C各运输组存活率均为100%。(2)不同温度下各指标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在20°C的运输条件下,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运输时间增加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免疫球蛋白(IgM)含量随运输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糖(GLU)含量随着运输时间增加而下降。在12°C的运输温度下,CAT、MDA、ALT、AST、LZ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GST、GLU、IgM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C和50 r/min的运输组,SOD最高活性达0.64 U/mg prot,而12°C和50 r/min的运输组最高值仅有0.37 U/mg prot。研究表明,花鲈保活运输过程中应采用12°C的低温运输并尽量减少运输振动频率。本研究探索了温度和振动强度联合胁迫对海水鱼类组织损伤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花鲈短途运输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花鲈  温度  振荡强度  氧化应激  组织损伤  免疫特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601);;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G2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