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对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分析
2024-08-20分类号:F842.684;R197.1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摘要】门诊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能降低城乡居民的门诊就医负担,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可及性。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2018年两期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对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存在“健康效应”;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门诊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患者及时到门诊就医的概率,降低了住院就医的概率,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但“分流效应”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起到预期分流患者的作用。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统筹 慢性病 健康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标尺竞争机制、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与医疗服务定价”(72204251)
【所属期刊栏目】保险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