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蚜表皮蛋白基因响应“抗”“感”苜蓿品种的表达分析
2024-09-19分类号:S435.4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
【摘要】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苜蓿田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解析豌豆蚜适应苜蓿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检测豌豆蚜取食“猎人河”(感蚜)和“甘农5号”(抗蚜)2个苜蓿品种后6个表皮蛋白基因(ApCP7、ApCP10、ApCP19、ApCP35、ApCP62和ApCP19.8-like)的表达水平,并检测了沉默了2个表皮蛋白基因(ApCP7和ApCP62)的豌豆蚜在“猎人河”苜蓿上的存活率。结果表明,与取食“猎人河”苜蓿相比,取食“甘农5号”苜蓿后,豌豆蚜6个表皮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头部中显著下调(P<0.01),而在卵巢显著上调(P<0.01)。在腹部组织中,除表皮蛋白ApCP7基因显著上调(P<0.01)外,其余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ApCP7、ApCP19、ApCP19.8-like和ApCP62在表皮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沉默表皮蛋白基因ApCP7和ApCP62后,豌豆蚜取食“猎人河”苜蓿72h后的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76.67%±0.37%和80.67%±0.58%。据此推测,ApCP7和ApCP62可能在豌豆蚜适应不同抗性水平的苜蓿品种中发挥作用,结果可为解析豌豆蚜与苜蓿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紫花苜蓿 豌豆蚜 寄主适应性 RNAi 表皮蛋白
【基金】甘肃省种业攻关计划项目(GYGG-2024-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5RA028);;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2A-060);; 甘肃农业大学公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GAN-KYQD-2019-28)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