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如何影响农户多熟种植行为——基于南方稻区水稻种植户的调查证据
2024-08-06分类号:F323;C924.24
【部门】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目的]在当前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南方稻区熟制缩减、种植面积下降以及农户种植观念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户多熟种植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粮食单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南方稻区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基准回归、分组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多熟种植行为的具体影响。进一步从兼业程度、土地转出、农业社会化服务、劳动能力、风险偏好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结果]首先,农业劳动力年龄与多熟种植行为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老龄化对多熟种植的概率先增加后减少。其次,优质的耕地条件和地块平整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对多熟种植的负面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种植大户而言,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机制检验表明,在老龄化初期,降低兼业程度和减少土地转出能够显著提升多熟种植的概率。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并越过拐点,农户的劳动能力下降和风险偏好的增加变得尤为突出,进而导致多熟种植的概率下降。[结论]面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不仅需要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机械化以替代部分农业劳动,还需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土地向规模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以提高土地单产和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老龄化 种植行为 水稻 南方稻区 多熟种植
【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托课题“南方稻区多熟制生产模式的发展潜力、问题及对策研究”(012303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