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高温胁迫对两个文蛤群体存活、代谢和相关酶活的影响

2024-07-01分类号:S968.31

【作者】朱艳青   陈素华   陈爱华   张志东   张雨   曹奕   彭禹衡   赵永超   杨家新   吴杨平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为探讨高温胁迫对江苏、广西两个文蛤(Meretrix meretrix)群体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设置4个温度梯度25 ℃(对照组)、30 ℃、35 ℃、40 ℃,测定江苏、广西文蛤的存活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ZM)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比较两个文蛤群体耐热性能差异。结果显示:(1)广西文蛤在高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江苏文蛤(P<0.05),35 ℃、40 ℃下江苏文蛤的存活率分别为66.67%、11.67%,而广西文蛤存活率分别为98.33%、33.33%。江苏文蛤24 h、36 h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8.28 ℃、36.51 ℃,而广西文蛤24 h、36 h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41.55 ℃、38.98 ℃。江苏、广西文蛤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广西文蛤耗氧率、排氨率较江苏文蛤后一步达到峰值;(2)高温胁迫下,江苏文蛤MDA含量显著高于广西文蛤(P<0.05);广西文蛤肝胰腺中T-SOD、CAT和LZM活性都显著高于江苏文蛤(P<0.05)。研究表明,在应对高温应激时,广西文蛤较江苏文蛤具有更强的自身免疫机制的调节能力,因此广西文蛤的耐高温能力强于江苏文蛤。本研究工作为开发文蛤耐高温新品系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文蛤养殖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蛤  高温胁迫  代谢速率  抗氧化酶活
【基金】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142);; 水产良种保种(文蛤)(2023-SJ-029);; 南通市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项目(JC12022041)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