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及驱动机制研究
2024-08-13分类号:C922;F299.27
【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吉首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目的] 综合评价新疆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揭示其空间格局与驱动机制,可为新疆地区人口城镇化优化空间布局与协调区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基于全国第五、六、七次分区县人口普查数据,对标SDG11,构建了新疆地区人口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新疆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分析了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了县域人口城镇化的驱动机制。[结果](1)过去20年,新疆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由中低水平转向中高水平,2020年中、高水平人口城镇化的县域占比合计达78.84%,但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2)2000—2020年,新疆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的稳定程度提高了2.95%,但各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疆>东疆>南疆;(3)影响新疆地区各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驱动力依次为内源力、市场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其中内源力、市场力和外向力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都呈正相关关系,但各驱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结论] 新疆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城镇自身的发展,更要注重以城带乡、城乡协调。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时空演化特征 水平评价 驱动机制
【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疏勒河流域冰川水文调节功能变化及其对绿洲经济影响研究”(22JR5RA071);; 甘肃省科技计划“冰冻圈快速退化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2ZD6FA0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