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幼鱼鳃、肾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2024-07-15分类号:S965.125
【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柳州市柳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条件下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0‰组幼鱼鳃丝结构完整,泌氯细胞较少,鳃小片细长。随着盐度的升高,各组鳃丝间隔差异不明显,但鳃丝细胞出现萎缩,泌氯细胞增多,鳃小片变短,其中11‰组最短,与0‰差异显著;鳃小片宽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7‰组宽度最大,并与0‰组差异显著,而且11‰组鳃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分离和细胞脱落现象。0‰组幼鱼的肾小球发达,大多数较为饱满。随着盐度增加,肾小管和肾小球逐渐萎缩,肾小囊的囊腔变大。0‰组幼鱼肝细胞界限明显,细胞核清晰,肝细胞结构比较完整。从3‰组开始幼鱼的肝血窦丰富,肝细胞出现少量空泡现象,但细胞核和细胞界限仍较为明显。5‰~11‰组随着盐度增加幼鱼的肝细胞空泡化、核偏移逐渐严重,并且血管和肝血窦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综上,长期盐度养殖奥利亚罗非鱼建议将盐度水平控制在5‰内较为合适。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盐度 鳃 肾 肝脏 组织结构
【基金】广西特色淡水鱼产业创新团队项目(nycytxgxcxtd-2021-08);;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AA17204080-5);; 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项目(AD2122001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067)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