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盐度胁迫下大黄鱼肝脏转录组比较分析
2024-07-15分类号:S917.4
【部门】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为探讨盐度变化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肝脏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为(59.68±1.32) g的大黄鱼分别在盐度25(对照组)、盐度36(高盐组)、盐度10(低盐组)的水体中暴露24 h,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对肝脏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从高盐vs.对照组(H vs. C)、低盐vs.对照组(L vs. C)和高盐vs.低盐(H vs. L)中分别筛选出71个、180个和438个差异基因(DEGs)。GO (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发现,H vs. C中的DEGs显著富集在三羧酸循环、MAPK信号通路、内质网蛋白加工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L vs. C中的DEGs显著富集在FoxO信号通路、戊糖磷酸途径、mTOR信号通路、RNA降解、P53信号通路和内质网蛋白加工等,表明大黄鱼对高盐和低盐胁迫的响应均涉及到糖类代谢、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生理功能。H vs. L中的DEGs显著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加工、FoxO信号通路、甘油脂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吞噬体和P53信号通路等,表明大黄鱼在高盐和低盐适应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脂类代谢、糖类代谢、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生理功能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鱼类对盐度胁迫的响应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黄鱼 肝脏 盐度胁迫 转录组 差异基因
【基金】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山东省专项经费(2022QNLM30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401102,2019YFDO9009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76)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