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演变态势
2024-08-30分类号:F323.211
【部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 耕地非农化加剧使得耕地保护面临巨大压力,探讨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演变态势,是进行耕地保护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方法] 基于云南省1990、2000、2010和2020年4期30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方法、重心转移分析方法等,揭示云南省近30年来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立地特征及演变态势。[结果] (1)1990—2020年,云南省耕地非农化面积不断增加且变化率快速增长,耕地非农化分布由主要分布于滇中城市群内县域向滇东、滇西、和滇东北城市群内县域扩张;耕地非农化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城市群内的县域,冷点区域集中在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的县域。(2)立地特征方面,2010—202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在坝区、低丘缓坡区和山区分别较1990—2000年增长了7.21倍、13.53倍和24.17倍,山区增长幅度最快,近十年耕地非农化在政策主导下呈“上山”趋势;1990—2020年各州(市)耕地非农化地区集中分布在距离主要城市中心20km以内地区。(3)1990年以来云南省耕地非农化重心以及空间分布呈现先向东南方向、后向东北方向偏移的态势,重心迁移距离增大,迁移路径呈“V”型形态;标准差椭圆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具有一定方向性,但总体呈现出向东北方向偏移的趋势。[结论] 研究揭示了云南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演变态势,可为实现云南省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和进行国土空间管控,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耕地非农化 时空特征 演变态势 云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尺度视角下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研究”(42101278);;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基于双碳约束的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及调控机制研究”(XDYC-QNRC-2022);;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云南山区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DYC-WHMJ-2022-0016);;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土地出让区位选择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市为例”(200201AT070039);;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云南城镇化土地梯度开发生态环境效应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202401AS07003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