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2024-09-26分类号:F326.11;F323.3;F224
【部门】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目的]开展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为提升单产水平提供路径借鉴。[方法]使用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的马铃薯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广义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来源构成。[结果](1)2021年广义的技术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份额为59.25%,处于较高水平。(2)2011—2021年我国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持续下降而后恢复上升并保持稳定的特征。其中,2011—2012年降幅最大,源于技术进步贡献率下降;2020—2021年的上升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驱动。(3)五大产区分析显示,南部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年均上升态势,年均涨幅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余四个产区呈现年均下降态势,其中西南产区年均降幅最大,为2.9%,技术进步的下降起到决定作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东北产区下降都有作用,但仍以技术进步变化影响为主。(4)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中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出现涨幅的省份有6个,按排名分别为新疆、四川、宁夏、湖北、黑龙江、山西,但增长来源不同,新疆和黑龙江以纯技术效率贡献为主,四川和山西以规模效率贡献为主,技术进步变化主导宁夏和湖北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其余11个主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下降来源存在差异,华北产区的河北和山东、西南产区的贵州和云南、西北产区的甘肃和青海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重庆和陕西则是受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重拖累。[结论]加大优质脱毒种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精准控药,加快高产技术的研究和提高薯农的技术知识水平。
【关键词】马铃薯 单产 科技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马铃薯产业经济研究”(CARS-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