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资源配置与农业产业韧性
2024-08-30分类号:F49;F323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产业韧性强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本保障。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韧性的影响,对增强农业产业韧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业产业韧性指标体系,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农业产业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依然成立。门槛效应分析中,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韧性的提升作用会受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农业劳动力错配与资本错配的中介效应恰好相反。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改善农业劳动力错配、提高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而强化农业产业韧性。异质性分析中,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韧性的提升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效应分析中,农业产业韧性提升过程中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到证实。[结论]为此,政府部门应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改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引导数字经济“三农”发展,增强农业产业韧性。
【关键词】农业产业韧性 数字经济 资源配置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相对贫困多维识别和协同治理长效机制研究”(20BGL24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数字普惠金融、资源错配与农业韧性”(20241105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