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治理:论大学治理主体
2024-08-28分类号:G647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谁治理”关涉治理主体,是保证治理有效性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所有的大学治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从治理主体上找到原因。从大学组织边界看,治理主体有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内外主体依行政层级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从主体行为的角色看,有拟制主体和自然人主体,拟制主体最终要通过自然人主体实施其行为;从主体发挥作用的状态看,有潜在主体和现实主体。主体性是主体由潜在到现实发挥作用的意识和能力基础。主体性的活化和上升需要持续启蒙。内外主体既是启蒙的主体,也是启蒙的对象;主体性活化既是内部主体的治理策略,也是外部主体的治理策略。治理的主体话语不能停留在拟制主体的抽象层面或法定位置,而要从自然人主体的立场出发,贯穿自然人的责任、能力和行动。只有深入讨论包括主体间性和公共主体性在内的主体性,才能回答好“谁治理”“、怎么治理”及“治理如何”的关联性系统问题。
【关键词】大学治理 治理主体 拟制主体 自然人主体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中国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2JZD049)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