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发展合作网络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2024-07-02分类号:F427;X322
【部门】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使用GML指数构建2011—2020年黄河流域86个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指数,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制造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合作强度,同时辅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法(QAP)对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合作强度逐渐增强,表现出“马太效应”和“高高—低低”集聚现象;同时合作网络的密度逐渐提升,中上游地区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依赖于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2)青岛、济南、郑州、西安、鄂尔多斯等城市作为合作网络中的“领导者”和“中心行动者”,影响着制造业合作网络的构建,进而带动其他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3)根据对外依存性将城市划分为外向型、均衡型和内聚型;权力层次上分为核心领导者、次核心领导者、一般合作者和边缘合作者。(4)空间关系、经济效益、政策法规和地区制造业承载力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显著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黄河流域 制造业 合作网络 驱动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21RW021);;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19CQXJ09)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