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特征事实、传递共振与防范化解
2024-09-18分类号:F812.5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
【摘要】中国地方债务面临违约风险攀升、财政可持续性脆弱、市场预期不稳定性加剧等多重隐忧,成为社会各界的重点关切。中国地方债务风险虽然整体可控,但其与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牵涉甚广,通过信贷风险、债券市场风险、土地财政依赖、市场预期效应等渠道分别与银行体系、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等领域产生风险的交叉共振,存在通过这些领域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作为主权信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互作用也会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并可能引起风险的跨境传递。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短期内要理顺财政与金融的界限和关系,预防风险共振,弱化传导链条,有效利用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的能力;中长期须持续推进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减弱地方超额负债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驱动,即通过实行短期措施、调整中期政策和改革长期制度三者的联动,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地方债务 风险共振 风险传递 财税体制改革 长效机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0&ZD1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资助编号:2024M754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