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中国实践与着力重点

2024-09-19分类号:F323

【作者】林青宁   李京栋   毛世平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以创新为先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除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共性,还具备农业领域高度公共性、高度科技化、高度数字化和高度产业化的特性,其形成有特定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发展与底线、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这三对关系。在战略层面,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主体,用好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系统化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三个力量,守正创新,聚焦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在实践层面,要积极建立农业科技优先投入机制,强化农业基础研究长效机制,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使命定位,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农业产业链韧性。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农业科技  科技创新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1610052024005);;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10-IAED-RC-03-2023-2)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