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动态演进
2024-08-06分类号:F124
【部门】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三个维度构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解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oran’s I揭示其空间演变趋势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明显。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全国和四大地区的核密度曲线主峰位置均呈现右移态势,并存在右拖尾现象。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的现象。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区域协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JCL004)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