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形态测量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的个体生长规律
2024-07-15分类号:S931.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西北太平洋海域日本鲭的个体生长规律,利用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2021—2022年“淞航”号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0尾日本鲭样本进行形态学分析。与其他方法相比,利用地标点方法能够有效揭示鱼体表型多样性,反映不同阶段鱼体的变化情况,揭示其个体生长规律。结果发现不同叉长组的日本鲭的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均显示,叉长组越小的个体,其分区越明显,3个叉长组间的分区位置存在重叠,不同叉长组具有相同的生长模式,日本鲭形态生长速率随叉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薄板样条变形网格结果表明,叉长越小的日本鲭个体,其腹部,尾部越小,日本鲭的外部形态随着叉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结论认为,西北太平洋日本鲭生长形态随着叉长的增加而逐渐发生改变。
【关键词】几何形态测量 西北太平洋 日本鲭 生长规律
【基金】农业农村部全球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D-8025-23-1002)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