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据不确定性对西北太平洋两种混栖鲐生长研究的影响

2024-07-15分类号:S932.4

【作者】刘芷维   周雨霏   郑琳琳   麻秋云   崔明远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依据2020—2023年“淞航”号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与生产船围网的鲐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种类鉴定不确定性和不同数据来源(是否基于渔业生产获取的数据)对日本鲐和澳洲鲐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船样本肥满度略小于“淞航”号,且“淞航”号样本体质量增长更快,摄食情况相对较好。叉长-体质量关系的拟合结果表明,相同叉长下,澳洲鲐体质量小于日本鲐;不同数据来源与不同物种所求a值范围为1.886×10-6~6.721×10-5,b值多数大于3。a值变化较大,说明西北太平洋2021—2023年际水域环境变化较大;除2020年生产船日本鲐b值较小(b=2.66),为负异速增长外,其余均为正异速增长。依据混合效应模型对样本的叉长-体质量关系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来源与年份对日本鲐与澳洲鲐生长研究结果的影响更显著,物种间差异不显著。在基于生长等生活史特征的相关鱼种资源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中,建议充分考虑时间差异和不同数据来源导致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采用恒定的、缺乏时间变化和数据来源考虑的生活史参数;此外,鉴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成本,暂时可不区分日本鲐和澳洲鲐,但仍然建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影响。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  鲐  生长特征  数据不确定性  混合效应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934);; 农业农村部全球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D-8025-23-1002);; 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跟踪计划(GZ202201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