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格拉底德性是否可教的误读与澄清
2024-08-25分类号:G40
【部门】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有不少学者提出苏格拉底的德性可教命题充满悖论,理由是苏格拉底反对从实践■获得德性。然而从■的古希腊文原义出发,■所指的并不是“实践”而是“训练”,那么学者们基于“实践”推导出的结论就不可靠。基于苏格拉底的哲学立场可知,他的结论实际是:真正知识的德性可教,非知识的德性不可教。且结合柏拉图的诸多早中期对话,发现苏格拉底不但没有否认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德性,而且认可通过训练可以获得德性。苏格拉底的德性教育不只是一种启发式教育,更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训练”的过程。对■σκητóν的词义追溯和文本分析可知,《美诺》中的德性可教并非矛盾,由此澄清了苏格拉底对理性训练的重视和对实践的真实态度,回归到苏格拉底德性可教的本意。
【关键词】苏格拉底 德性可教 实践 训练
【基金】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三全育人’理念下隐性教育路径研究”(SK2019A02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个体道德生成机制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研究”(20BZX119)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