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共鸣的内涵、发生机制与促成策略
2024-08-25分类号:G420
【部门】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同感和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协同配合:具身性的知觉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前提;自发性的同感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关键;持续性的回应是教学共鸣发生的保障。由此,根据知觉、同感与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特点给出促成教学共鸣从理想转化为课堂实践中真实发生的三种策略:保留教学张力,利用反差与暗示推动情绪起伏的知觉策略;自发转换视角,从类比关联中寻找共鸣点的同感策略;彼此吸纳转化,在相呼相应中实现视域融合的回应策略。
【关键词】教学共鸣 知觉 同感 回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