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水稻生产效率及提升路径
2024-07-25分类号:F326.11;F224
【部门】扬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现代物流研究基地
【摘要】【目的】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分析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水稻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差异,对未来探寻水稻生产效率提升、促进水稻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方法】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水稻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的窗口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考虑气候和污染排放的水稻生产效率及提升路径。【结果】(1)全国各类型水稻的生产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粳稻(1.0089)>早籼稻(1.0065)>中籼稻(0.9769)>晚籼稻(0.9380),早、中、晚和粳稻历年生产效率均值达到相对有效的比例分别为77.78%、76.92%、67.13%、58.12%。除此之外,各类型水稻的年均碳排放量呈倒“U”型变化趋势,且氮磷污染指数常年居高不下;(2)总体上,中国六大水稻稻作区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显著,华中、西北和西南稻作区水稻生产效率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和华南稻作区生产效率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稻作区中籼稻生产效率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粳稻生产效率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从组态视角进一步探索,找到了6种提升生产效率的组态,并归纳得到3条提升水稻生产效率的主要路径:技术服务型、市场驱动型和人才引领型。【结论】加大源污染防治力度、发挥高效稻作区优势和提供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服务等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 水稻 生产效率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03178;72373129);; 扬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SXYYJSKC202317);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