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演化与适应对策——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2024-08-27分类号:F327
【部门】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多重因素干扰下加强干旱区绿洲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演化与适应对策研究有利于区域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既有乡村韧性研究不能充分体现乡村动态演化特征、较少关注尺度效应和空间类型差异的缺陷,论文以黑河中游绿洲甘州区为例,分别构建了县域适应韧性和乡镇应对韧性测度体系,分析了韧性演化特征和类型差异,提出了不同尺度韧性提升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 1990年以来县域乡村要素积累的综合效应呈现“S型”曲线演化过程和“橄榄型”年际变化幅度,社会和经济系统稳定性强于生态系统,乡村发展经历了重组—开发初期(1990—2008年)、快速开发—保护(2009—2016年)和保护—释放阶段(2017—2020年),县域适应韧性呈现“缓慢上升—快速增长—停滞增长”的演化特征,生态是韧性提升的主要制约维度;(2) 2011年以来乡镇应对韧性整体波动较大且呈下降趋势,以规模粮食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乡镇抵御风险能力较高,水土资源组合更丰富的乡镇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较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和多功能农业有利于韧性乡村建设,创新转型能力是韧性提升的主要制约维度;(3)县域尺度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强化生态保育功能,乡镇尺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体系、挖掘要素多元价值,多尺度结合创新水权分配管控制度、提高乡村用水效率是现阶段乡村韧性提升的适应对策。
【关键词】适应韧性 应对韧性 长时间演化 多尺度特征 甘州区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10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