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均松和青梅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4-07-15分类号:Q938
【部门】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摘要】【目的】陆均松和青梅是海南岛热带雨林中珍稀濒危树种。研究陆均松和青梅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为未来利用微生物群落提供的有益功能来提高珍稀濒危植物生长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陆均松和青梅叶际真菌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叶际真菌群落α、β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并阐明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结果】1)本研究共分析检测到10 489个OTU,其中包括真菌10门40纲。陆均松和青梅的叶表共有OTU为523(4.99%),叶内共有OTU仅为9(0.09%)。2)优势菌纲包括: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n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其中青梅叶内的座囊菌纲相对丰度显著大于其他物种和隔室(P<0.01)。3)叶表真菌α多样性均高于叶内,但在不同物种上叶际真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物种变化解释了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13.57%(P<0.001);4)叶际真菌α多样性与叶片pH值、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H:R2=0.16,P<0.001;Tem:R2=0.16,P<0.001),同时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ain:R2=0.35,P<0.001)。CCA分析结果显示,Mg、降水量对叶表真菌群落组成的解释度分别为:71.29%、69.33%;pH值、Mg对叶内真菌群落组成的解释度分别为:62.48%、61.51%。5)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说明全氮(TN:R2=0.13,P=0.001)、全磷(TP:R2=0.12,P=0.001)、Mg(Mg:R2=0.14,P=0.001)、降水量(Rain:R2=0.13,P=0.002)是陆均松和青梅叶际真菌组成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物种变化显著影响了叶际真菌群落,全氮(TN)、全磷(TP)、Mg是驱动陆均松和青梅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青梅 陆均松 叶际真菌 多样性 影响因子
【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4SHFZ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603);; 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RRI-KLOF202405);; 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经费项目(CARS-33-ZP3)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