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88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基因鉴定及抗性评价
2024-07-01分类号:S435.121.41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摘要】【目的】近年来,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新小种Ug99、TKTTF和TTRTF相继出现且不断蔓延传播。黑龙江省是小麦秆锈病常发区,论文旨在分析该地区小麦品种所含抗病基因及对国内小麦秆锈菌优势生理小种的抗性,为我国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的区域合理布局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43个单基因系与88份小麦品种(系)对7个不同毒力的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TSC、21C3CTHQM、34MKQSM、34C3MTGQM、34MKGQM、34MTGSM和RTGRM)的反应型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该88个品种(系)中所含有的抗病基因;利用与Sr31、Sr24、Sr25、Sr26和Sr3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供试品种(系)中上述基因的存在情况。同时于2021年和2022年采用我国的两个优势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QM和34MKGQM对供试品种(系)进行成株期抗性评价。【结果】基因推导结果表明,有37个小麦品种可能含有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9e、Sr11、Sr17、Sr23、Sr30、Sr35、Sr37、Sr39、Sr40和SrWld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分子检测结果证实,有10个小麦品种(垦麦16、龙春204、龙辐麦8171、龙蒙麦2305、龙辐麦7166、龙春218、龙麦95、龙辐麦19-92、克春171286和龙辐麦194)含有抗病基因Sr31,未检测到含有Sr24、Sr25、Sr26和Sr38这4个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在2021年和2022年的田间试验中,对小种21C3CTHQM和34MKGQM表现抗性的品种分别有86个(97.7%)和83个(94.3%),其中有62个(70.5%)小麦品种连续两年对两个供试小种均表现良好的抗性,其余品种(系)对单一小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结论】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对当前国内两个小麦秆锈菌优势小种21C3CTHQM和34MKGQM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性;有37个品种被推导出可能含有10个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9e、Sr11、Sr17、Sr23、Sr30、Sr35、Sr37、Sr39、Sr40和SrWld)中的一个或多个;有10个品种含有Sr31,未检测到含有Sr24、Sr25、Sr26和Sr38抗性基因的小麦品种(系)。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 小麦秆锈菌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 品种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LJKZ064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