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雄性毛白杨组培幼化技术研究
2024-07-24分类号:S792.117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摘要】【目的】毛白杨以无性繁殖为主,而无性繁殖材料往往存在老化现象,严重影响苗木质量,研究繁殖材料的幼化技术对于改善苗木质量,促进无性林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北京大兴区站上村的200年生雄性毛白杨为对象,取其根萌条为繁殖材料,探索2种灭菌试剂处理条件下,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成活与生长的影响,同时在MS培养基中设置不同激素组合研究其增殖的最佳效果,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佳增殖培养基,通过继代培养研究此200年生成年雄性毛白杨的组培幼化技术。【结果】结果表明,0.1%氯化汞溶液的灭菌效果比10%次氯酸钠溶液效果好,最佳灭菌处理为0.1%氯化汞7 min,成活率为5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 mg/L 6-BA+0.01 mg/L NAA,最高丛生芽分化系数为2.23,茎高生长量≥1 cm苗的数量比例为53.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生长周期由63 d(1代)降至44 d(4代),继代培养增殖系数由0.93(1代)提升至4.85(4代),茎高生长量≥3 cm苗的数量比也从2.23%(1代)显著增至62.34%(4代)。【结论】此200年生毛白杨繁殖材料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现象,母株的年龄可能影响其根萌条的幼化程度,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生长势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多次继代培养有较明显的幼化作用,且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幼化效果也越好。
【关键词】组织培养 成熟树木 生理衰弱 幼化 雄性毛白杨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6YFD0600403);; 林业和草原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23133111);;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Z231100003823026);; 北京园林绿化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品种研发及栽培技术推广项目(CEG-2015)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