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沿江湖泊湿地土壤粒径分形特征与有机碳分布——以菜子湖湿地为例
2024-08-15分类号:X144;S152.3;S153.6
【部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研究长江下游沿江湖泊湿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有助于了解湿地土壤结构、质量和湿地碳库状况,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湖区湿地土壤以粉粒(72.57%~80.16%)为主,属粉壤土,质地较细。土壤有机碳含量(13.62~23.80 g/kg)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菜子湖湿地土壤单重分形维数主要由黏粒含量来决定,其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浅水>底泥>泥滩>草滩>农田。广义维数谱D (q)为反“S”型递减函数,且D0> D1> D2,呈非均匀分布;多重分形参数与土壤颗粒相关性显著,但与有机碳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细颗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对湿地土壤粒径分布多重分形参数有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多重分形参数可揭示菜子湖湿地土壤性质,建议进行湿地植被恢复和改良耕作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研究结论可为湿地生态恢复和提升湿地土壤碳汇能力以及增加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湿地 土壤颗粒组成 单重分形 多重分形 有机碳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08085MD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083);; 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FSKFKT012)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