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2024-07-31分类号:S511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为厘清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的区域差异,把握区域水稻增产能力,利用全国县级样本水稻生产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分析水稻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县域水稻增产的驱动因素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我国水稻生产格局呈现北增南减变化趋势,黑龙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增产明显。县域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接近。全国层面上,种植面积和单产共同促进了水稻产量增长,但单产累计效应的贡献度超过93%,种植面积贡献度较小;时间维度上单产提高对水稻增产的驱动强度逐步增强,而种植面积作用逐步减弱并转化为减产效应。区域上,东北平原区水稻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推动因素来自种植面积;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水稻产量的下降主要由种植面积主导;黄淮海区水稻产量呈现增长,来自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共同推动作用;西南区水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种植面积和单产均起到负向抑制作用。因此,东北平原区在稳住水稻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单产提升潜力;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沿海区继续强化单产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适宜的早晚稻品种组合,加强城市周边优质稻田保护;加强西南区水库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关键词】县域 水稻生产 区域差异 增产效应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24NFSB09);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2024GQZD004);; 2023年度农村发展研究所智库基础研究项目(23ZKJC055);;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9);; 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项目(CAAS-ZDRW202418,CAAS-ZDRW20241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