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的生成——重解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
2024-07-15分类号:K01
【部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外国哲学研究所
【摘要】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视为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代表,并重点批评了后者实际上导致了世界的“非理性化”。从费希特本人的视角来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隙已经通过先验知识的再生–生产二重化机制得到克服,因而卢卡奇的这一批评并不成立。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实际上受到了同时代新康德主义思想家拉斯克与路德宗神学家希尔施的强烈影响,拉斯克与希尔施都指出世界的“非理性化”问题的实质在于个体性问题,而解决个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构一种全新的历史哲学。从这一角度看,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中所错失的维度也许蕴含着一种全新历史哲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卢卡奇 拉斯克 希尔施 费希特 生产 个体 历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费希特《新方法知识学》翻译与研究”(编号22CZX056)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