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主要出口竹笋产品碳足迹评估与减排路径分析
2024-08-30分类号:F323.7;F752.62;S181
【部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淳安县林业局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摘要】【目的】评估竹笋产品碳足迹,挖掘竹笋产品减排潜力,促进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2022—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湖州市安吉县的实地调查数据,对5种不同类型的竹笋出口产品(调味笋、手剥笋、笋干丝、水煮笋、鲜食笋)种植、生产和分销阶段进行碳足迹评估,识别碳排放热点,进行减排路径设计,并基于情景假设计算减排量;结合中国2015—2023年竹笋产品出口情况,估算中国历年竹笋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结果】(1)5种竹笋产品的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调味笋(1.387 4 kg·kg-1)、手剥笋(1.010 7 kg·kg-1)、笋干丝(0.927 4 kg·kg-1)、水煮笋(0.324 9 kg·kg-1)、鲜食笋(0.174 8 kg·kg-1)。碳足迹构成分析结果显示:5种竹笋产品的碳排放热点主要为农资投入、鲜笋运输、鲜笋加工和附加物投入。(2)2015—2023年中国的竹笋产品出口平均隐含碳排放为18.482 0万t,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966 9 t·万元-1。(3)基于碳排放热点的减排情景设计显示:2023年5种竹笋产品碳足迹平均下降幅度为20.15%。【结论】不同类型的竹笋产品碳足迹差异较大;2015—2023年的竹笋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呈波动下降趋势;综合隐含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竹笋产品碳排放热点各有差异,通过减排措施,碳足迹有进一步减排的潜力。图2表7参36
【关键词】竹笋产品 碳足迹 排放热点 隐含碳排放 减排路径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2C03039);; 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22SY05)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