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环孔材树种木质部年内生长动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2024-07-03分类号:S718.45
【部门】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摘要】【目的】树木茎干木质部生长动态被认为是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明确木质部年内形成过程对于阐明树木与气候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微树芯技术,对茎干周期性采样(7~10 d),通过切片观察河南洛阳市4种环孔材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的木质部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并利用Gompertz模型对测量的木质部径向生长累积量进行拟合。【结果】(1)4个树种形成层活动时间集中在3月上旬至10中旬,其中楸树最短,为(189±14.6) d,樟树最长,为(216±17.4) d。(2)4个树种木质部形成动态相似,均呈“S”型生长曲线,在11月初完成径向生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5月中旬。但不同树种的年内径向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白蜡最短,为(5 807±2 192.9)μm,楸树最长,为(8 276±1 744.2)μm。(3)温度可能是影响本地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气温和地表温度与树木径向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水量只与樟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这可能是因为樟树的导管直径与导管面积均最小,对水分条件较敏感。【结论】洛阳市4个树种的径向生长都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半环孔材樟树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要强于其他3个环孔材树种。图5表4参52
【关键词】环孔材 形成层 Gompertz模型 年内径向生长动态 微树芯 Pearson相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1057,41401063);;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8410575,201908410061);;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022508);; 河南省留学人员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24020)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