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CER阈值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及启示
2024-08-29分类号:R1
【部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摘要】目的:为探索适用于我国ICER阈值的测算方法和合理估值提供建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汇总分析我国ICER阈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研究共同点和争议,比较分析意愿支付法和机会成本法等获得的阈值。结果:我国ICER阈值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方法、健康产出指标、公平性等方面,对阈值特征尚存有争议。实证研究中医保需方角度意愿支付法应用最广泛,但该方法测得的阈值结果差别较大;医保供方角度机会成本法测得的阈值低于需方角度获得的阈值。结论:仍需讨论确定适用于我国的阈值特征和两个角度结合互补的测算方法框架体系,并且标准化和规范化测算方法,同时根据人群偏好、疾病严重程度等设置多层次阈值,以兼顾经济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ICER阈值 实证研究 意愿支付法 机会成本法 综述
【基金】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YXF012168069);; 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588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卫生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