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4-07-04分类号:S714

【作者】贾亚倢   杨建英   张建军   胡亚伟   张犇   赵炯昌   李阳   唐鹏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摘要】【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蔡家川流域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测算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分密度对油松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RDA)及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油松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的单株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且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单株生物量逐渐减少,林分总生物量在密度1 750株·hm-2时具有峰值;(2)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土壤孔隙度在林分密度1 750株·hm-2时最大,达52.38%,林地土壤含水量在林分密度2 750株·hm-2时最高,达13.84%,土壤肥力状况则在林分密度1 750株·hm-2时最佳;(3)通过冗余分析及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和速效磷与林分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固碳释氧和维持最大生产力为目的,以及以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改良肥力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 750株·hm-2左右的油松林;以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蓄水性能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750~2 750株·hm-2。图4表5参40
【关键词】油松林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04700)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