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抑或制度要求?——公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因分析
2024-07-15分类号:D630
【部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本研究利用6089份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公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动因,并对目前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进行回应。研究发现,个人利益对于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不稳健,而公共利益诉求、制度要求以及从众心理是公民进行基层参与的重要动因,尤其是制度要求以及民众与党员干部的紧密程度这两个外部因素,不仅影响公民总体参与经历,更是对选举、公共决策讨论、社区管理及公益活动参与具有正向影响。文章丰富了学界关于公共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水平具有实践启示。在“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时,要优化公民参与的氛围,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强化公共利益的价值培养,并增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沟通。
【关键词】公民参与 个人利益 制度要求 公共利益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新时代政治社会化路径及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2ZZ800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