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时空分异
2024-09-12分类号:X52
【部门】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城市规划信息技术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为延缓洞庭湖地区生境质量持续下降和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减弱,从结构、功能和质量的角度提出生境水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以期为生态空间保护和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统计数据,借助ArcGIS分析手段,对洞庭湖地区2010、2015和2020年3个年份的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结构、功能及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并提出管控框架和关键举措。【结果】1)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总体规模在7 300 km2以上,其中水体区域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临岸陆生区,而水陆交错区所占比重最小,研究期间生境水生态空间面积存在小幅减少;岳阳市的生境水生态空间总体规模较大,临澧县生境水生态空间规模较小。2)洞庭湖地区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综合功能约为0.400 0,研究期间有一定提升;各单元中,沅江市生境水生态空间综合功能价值最高,津市市生境水生态空间综合功能价值则相对最低。3)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以洞庭湖及沿岸河流、东部与南部山地丘陵区为高生境质量集中分布区,而在地形平坦、人口经济活动较密集的城镇地区的生境质量较低。【结论】应从生境水生态空间的结构要素出发,科学规划生境水生态空间功能分区,并与“三区三线”划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推动多尺度多层级生境水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关键举措的实施。
【关键词】生境水生态空间 结构-功能 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地区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YBA174)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