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2024-08-15分类号:S937
【部门】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移民治理与城市发展智库
【摘要】根据长江流域共231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对因子实现最优离散化,探测长江流域范围内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将熵权法与K-means聚类结合,挖掘各地级市差异化模式,以期为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学理参证。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空间上呈聚集型分布,地理集中程度较高,地区间不均衡程度高,呈现“单核集聚—三核集聚—多极多区”的空间分布密度演化格局;(2)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以及环境污染与治理因素共同作用于保护区空间聚集格局;(3)长江流域涉及的各地级市具有差异化的保护区分布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水产种质资源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熵权法 长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27,4230125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2024A151503005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2XGL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3YJCZH279)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