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2024-09-10分类号:F275;F832.2;F832.51
【部门】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会产生实业投资挤出、研发投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等效应,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采用沪深两市非金融、非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其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可以通过挤出实业投资、替代研发投入、降低会计信息质量3条路径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当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媒体监督较强时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较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显著降低了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而对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没有影响。可见,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效应主要作用于普通员工,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改善可以弱化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消极影响。政府应通过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来压缩影子银行业务空间,并引导非金融企业回归实业;企业应改善内部治理,通过优化薪酬管理机制实现普通员工劳动收入的稳定增长;媒体应发挥外部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关键词】影子银行业务 劳动收入份额 实业投资 研发投入 会计信息质量 共同富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YJC630184);;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W06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CGL011)
【所属期刊栏目】西部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