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实践经验与改革共识
2024-08-05分类号:F321.1;F323.8
【部门】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基于地区发展均衡、主体成果共享的共同富裕内涵,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兼顾“公平”“效率”与“可持续”价值逻辑,通过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与农村进步,最终实现乡村地区、全部农民共同富裕。党的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历了“耕者有其田”、土地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和土地“三权分置”等阶段演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铲除落后根源、奠定制度基础、提供经济支撑和强大助力。实践证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公平效率与可持续的有机统一、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化改革、持续扩权赋能与差别化政策,尽管经历了一些曲折,总体上始终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站在历史新起点,需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进一步凝聚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共识,从收益分配、产权安排、市场体系、规划利用、生态保护、配套保障等层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扎实成效。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改革共识 中国式现代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形成机制及交易成本效应研究”(编号:71974098);;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技术理性与制度权威冲突融合视阈下空间规划演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GLB011);; 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项目“四川推进共同富裕的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与保障体系研究”(编号:NC24B32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