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小学教育设施供需匹配评价——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2024-08-10分类号:TU984.14
【部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办事处
【摘要】教育设施的供需均衡性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类型,综合人口空间化和小学可达性分析结果,对小学教育设施的供需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增城区小学可达性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各镇街可达性差异较大;车行可达性自南向北圈层递减,步行可达性点状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车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匹配较均衡,基本符合“核心-边缘”空间分布规律;步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失衡严重且单中心集聚特征显著,增城区小学教育设施存在一定的空间错配现象。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小学教育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应从区际均衡、校际均衡及政策保障多角度出发,采取差异化配置策略,以应对未来学龄人口就学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设施 供需匹配评价 多源数据 广州市增城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199)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