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民—村庄”视角下的中国农地集体化研究评述
2024-04-15分类号:F321.1
【部门】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从国家、农民和村庄三个视角,评述国内外有关中国农地集体化的研究文献,深入探讨农地制度变迁的复杂成因与历史过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国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以现代国家建设为基本脉络,将农地集体化视为一项革命性的制度安排,其成因可从国家推动集体化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来分析;从农民视角来看,已有研究关注农民的能动性,既分析了他们在情感、认知、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也可从中见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的中介,村庄兼具文化上的“共同体”和利益上的“博弈场”两种属性,该视角侧重考察农地集体化的微观机制,分析各主体在文化和利益驱动下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集体化是准确把握我国农地制度为何坚持“集体所有”不动摇的关键,未来可从强化学科交叉、促进理论提炼,超越单一视角、寻求整体理解,以及突破方法局限、增进多元认知等方面入手,以便在更广阔的理论对话上有所提升,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达。
【关键词】农地 集体化 制度变迁 评述
【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CZ148);; 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RQD202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42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63009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