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荒野地适宜性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
2024-04-24分类号:P467;Q16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博地源空间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再野化是当前人类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手段,荒野地作为再野化的基础空间载体,其科学识别与保护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藏高原为案例区,以2020年为研究时点,在解析荒野地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再野化适宜性评估、荒野地空间格局分析和形态学分析,从生态因子适宜性和生态系统自然度两个维度综合评价荒野地适宜性,识别荒野地适宜性等级,明确最适宜的荒野化空间。研究表明:(1)青藏高原的再野化适宜性指数范围为0.1310~0.9332,青藏高原荒野地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的空间格局。(2)荒野地空间结构总体相对简单,形态学特征均呈现分散化和大型化特征。其中优选荒野地主要集中在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而备选荒野地和潜在荒野地逐渐蔓延至川西藏东山地针叶林、青东祁连山地草原和青藏高原西北区域的昆仑北翼山地荒漠地带。(3)青藏高原荒野地的优化受到重要生态功能区、尤其是源区分布的影响。受其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荒野地目前集中分布在东部的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川西藏东山地针叶林地带,而西部地区源区较少且规模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完善保护生物学理论、促进青藏高原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再野化 荒野地 适宜性评价 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28);;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40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主部署科研项目(NIGLAS2022TJ09)~~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