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城市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耦合研究
2024-08-10分类号:F127;F49
【部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黄河流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熵权法测算2011—2022年黄河流域城市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Moran’s I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2023—2028年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中部、东部城市优于西部;(2)黄河流域城市整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山东、河南部分城市表现为高-高集聚,甘肃部分城市表现为低-低集聚;(3)2022年,郑州、济南、西安3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均已达到协调状态,未来3个城市的耦合协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大部分西部城市耦合协调程度仍处于失调状态且发展缓慢。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D043)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