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涓滴效应在中国的再检验
2024-04-18分类号:F126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新近研究发现,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不能通过市场机制从高收入群体惠及低收入群体,即“涓滴效应”并不显著。中国是否存在“涓滴效应”,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本文使用2012—2018年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高收入者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贫困概率,表明中国存在显著的“先富带动后富”现象。机制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和国有企业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通过建立亲贫财政体系,在不盲目扩张债务的前提下将来自高收入者的税收转化为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从而带动低收入者脱贫;为电力、铁路交通、通信网络提供基础设施的国有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满足高收入者的需求进行盈利,同时以提供普遍服务或降价的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础设施,保证其获得基础设施接入的权利,从而带动低收入者脱贫。本文为理解我国“先富带动后富”的机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证据。
【关键词】共同富裕 涓滴效应 减贫 中央转移支付 国有企业
【基金】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23ZDA1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2024SYZH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