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沿黄荒漠绿洲区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识别及景观格局优化——以磴口县为例

2024-04-15分类号:P901

【作者】解晨   周建妤   姜群鸥   肖辉杰   辛智鸣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摘要】沿黄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构建及优化对防治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磴口为研究区,分析2005—2020年磴口景观类型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电路理论和水文分析法综合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和景观连接度指数判断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重要性,构建磴口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磴口主要植被景观中,耕地规模最大且持续扩张,草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地则持续缩减;2)识别出重要草地生态源地8块,重要生态廊道99条和重要生态节点345个。以耕地和草地类型为主,均位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3)提取出需重点优化生态障碍点面积159.83 km~2,需重点优化生态夹点面积81.18 km~2,分别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中部区域;4)最后,从维持南部并扩大西北部生态源地规模、打通并优化重要林草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夹点等多方面提出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本研究可为荒漠绿洲区生态环境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廊道  生态节点  景观格局优化  MCR模型  空间主成分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304204);; 国家重点研发中美合作项目(2019YFE0116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9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