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机制与门槛效应分析

2024-05-10分类号:F49;F832;F124.3

【作者】欧阳秋珍   陈昭
【部门】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摘要】为高效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以创新参与度、创新产出能力为中介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异质效应与非线性效应的多重视角,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效应为正,且存在累积递增效应;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参与度和创新产出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创新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更强;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效应更强;第四,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动态非线性关系,在门槛值之前存在阻碍作用,只有越过门槛值后才会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参与度的非线性调节效应都是积极且显著的,但是创新参与度的调节效应要小于创新产出能力。由此提出应积极发展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高效融合、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科技成果转化  异质性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内涵、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23ZDA051);; 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湘教通[2018]469号)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