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路理论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2024-04-10分类号:X171.4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生态环境数据挖掘与集成应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精绘勘测有限公司
【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断裂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19处,总面积359.82 km~2,呈现“两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廊道42条,总长241.27 km,构建了“三片区三屏一网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2)识别出生态夹点5处、生态障碍点12处、生态断裂点5处,是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3)结合关键区域生态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和建议措施。研究可为梁平区及其他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路径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生态保护修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关键区域识别 重庆市梁平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XJY006)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