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富民效应评估及提档升级路径策略——以湘西州千户猕猴桃产业样本为例
2024-05-29分类号:F326.13
【部门】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对于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尤为重要,研究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富民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21年湘西州猕猴桃产业1005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门槛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富民效应。结果表明:(1)猕猴桃产业显著增加农户的产业收益。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和调整样本处理后,结论依旧显著。(2)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显示,与没有种植猕猴桃的农户相比,种植猕猴桃农户的产业收益整体平均要高8.95%。(3)猕猴桃产业富民效应存在异质性。农户经营规模达到1.13hm2(17亩)以上时,猕猴桃产业的富民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聚焦全国14个连片脱贫地区之一的湘西州特色农业产业,对其富民效应进行评估,提供提档升级策略,丰富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完善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振兴政策;二是做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平台搭建工作;三是加强和完善规模经营补贴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 产业富民 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过渡期内重庆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方式与策略研究”(2021NDYB066);;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武陵山民族地区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22BMZ018)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