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用酵素处理餐厨垃圾酸化效果及代谢产物变化特征

2024-05-06分类号:X799.3

【作者】白宏宇   卢静洁   杨培志   胡跃高   王小芬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探究农用酵素对餐厨垃圾快速产酸发酵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添加0(JT_0)、1 (JT_1)、3(JT_3)、7(JT_7)、10 g/L(JT_(10))的农用酵素进行餐厨垃圾发酵,测定各处理发酵过程中p H、有机酸、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发酵第1天5个处理的p H均显著下降,第7天后基本处于稳定。在发酵酸化过程前3 d有乳酸、乙酸、丙酸产生,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乙酸、丙酸。其中JT_3最终乳酸含量最高,为50.65 mg/L。乳酸的产生会造成p H的迅速下降。各个处理均在发酵3 d时产生大量的乳酸,7 d后产酸基本结束,p H也趋于稳定。餐厨垃圾主要产酸时期为前3 d,并于第7天趋于平缓。2)在发酵第7天时,JT_3的干物质含量为21.77 g/100 g,比发酵前降低11.13%,比其他同时期处理下降最多。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各处理均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JT_3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90 g/100 g。各处理在发酵后粗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除JT_(10)中粗脂肪含量与原料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JT_3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7.54 g/100 g。结合p H、有机酸及各项代谢产物来看,JT_3的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综上,农用酵素添加量为3 g/L,发酵时间为4~7 d,餐厨垃圾发酵酸化效果最佳,是低成本快速处理餐厨垃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餐厨垃圾  农用酵素  餐厨垃圾酸化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11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