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硫互作对韭菜总辛辣程度及其同化关键酶的影响
2024-06-05分类号:S633.3
【部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有资产与基地管理处
【摘要】为明确氮硫互作对韭菜植株总辛辣程度和氮、硫素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韭菜品种‘京韭一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模式处理,试验设定3个氮浓度(6、12和18 mmol/L),3个硫浓度(2、4和8 mmol/L),随机区组试验,在植株生长至第7、14、21和28天这4个不同生育周期节点时分别测定韭菜叶片的酶促丙酮酸(EPY)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ATP-硫酸化酶(ATPS)和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PY含量在植株生长至7、14与21 d时明显低于28 d;不同生育周期节点NR活性差异显著,氮硫素交互作用明显;GS活性响应程度剧烈并以植株长至28 d时水平最低;ATPS活性在植株长至7 d时水平最低且在中后期响应并不十分显著;OAS-TL活性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对氮硫素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及其他同化酶。韭菜发育过程中,氮素、硫素单一效应总体远低于元素间交互作用,氮硫素交互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韭菜植株硫素同化能力的提升与氮素水平密切相关,氮、硫素参与彼此的同化过程。综合考虑,建议水培韭菜营养液的氮素浓度为12 mmol/L,硫素浓度为2~4 mmol/L。该结论为水培韭菜氮、硫元素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韭菜 氮 硫 辛辣程度 酶活性 互作效应
【基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4-B-0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NJJ20224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10402);;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项目(HBCT202120021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2140201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改革与发展项目(KYCX2023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