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组态效应与路径分析——基于中国31个地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24-05-20分类号:G644
【部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针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丰富而转化绩效存在疲态的问题,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统计中国31个地区高校的数据驱动方式,构建包含校企合作、人才规模、科技项目、科研经费、区域经济环境等5个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关键要素的理论框架,据此探讨组态效应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的有效路径,同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不同的资源禀赋、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多重影响和殊途同归的特点。在充分考虑校企合作、人才规模及经费投入等因素下,全面推进型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及产教合作型路径是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3种有效路径;当有效路径中核心因素物质资源(人才规模、科技项目、科研经费)充沛时,校企合作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且可以交互替代。因此,高校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 绩效提升路径 数据包络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效应
【基金】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自然科学)“珠海校区理工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模式与路径”(11620803)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